現在的我很健忘。
以前我的記性還不錯。
但當我開始發現記得的越多,就會越跟自己過不去。
所以我慢慢學會遺忘,忘卻一些可能、或許、應該不需要留在記憶中的事。
漸漸地,其實我已經不知道,我到底是習慣性刻意遺忘,還是真的健忘了。
或許也沒有真的遺忘,只是習慣了把一些東西往心裡深處堆。
或許哪天爆棚了,才會發現原來那些記憶從沒離開過。
或許那一天,我才能找回最初的我。
致靈魂逐漸被社會同化的自己,貳〇壹陸。
現在的我很健忘。
以前我的記性還不錯。
但當我開始發現記得的越多,就會越跟自己過不去。
所以我慢慢學會遺忘,忘卻一些可能、或許、應該不需要留在記憶中的事。
漸漸地,其實我已經不知道,我到底是習慣性刻意遺忘,還是真的健忘了。
或許也沒有真的遺忘,只是習慣了把一些東西往心裡深處堆。
或許哪天爆棚了,才會發現原來那些記憶從沒離開過。
或許那一天,我才能找回最初的我。
致靈魂逐漸被社會同化的自己,貳〇壹陸。
當你踏出學生這個職業,當你走進社會人士這個職業,你就注定要讓工作吞噬你的生活。
一次又一次承諾自己要去做什麼瘋狂的事,要去哪裡透透氣,卻都不能再像學生時代那樣灑脫說走就走了。
那,我們到底在幹嘛?為什麼要這樣在過生活,不,在生存?
一再一再跟自己說,忙完了就要好享受生活一下。可是。。。
“忙完”是什麼?
要怎麼透口氣?
為什麼我一直覺得,任何一個地方,其實真的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消失或離開而毀滅或亂了陣腳。
但,我卻還是走不開?
為什麼那麼多為什麼,我卻沒辦法說出任何一個因為?
其實如果自己都沒辦法好好說服自己,要拿什麼立場來說服別人?我不明。
解答是其實我很弱。
我連自己的人生都沒辦法掌控。
承蒙各路英豪一直一直撐在背後,以致於我可以繼續前行。
那麼多的無力感,其實我不想讓它浮上來,但其實它已經多得把整個我撐得好高好高。高得氣壓好低。高得空氣好稀薄。高得令人窒息。
在這樣的凌晨2點鐘,我到底在做什麽?
其實平時真的沒有時間好好思考。
每天庸庸碌碌,到底追求著什麽?
期待著什麽?盼望得到什麽?
爲什麽生氣?爲什麽彷徨?
正在面對什麽?爲什麽要面對這些?
看得見的、看不見的煩惱接踵而來,
然,這些煩惱真的是自尋煩惱。
每天面對這那麼多不同的人,
每個人作風有那麼的不同,
如果什麽都要去看,真的沒那麼多心力。
如果什麽都選擇不看,又過不了自己心里那一關。
我不想成為沉默螺旋中的一個,
但成為發聲者真的很累。
其實我要的很簡單,
我並沒有什麽宏圖大業要追求,
我只是很單純的想把事情做好,
我只是不想看見一些明明看得見的事情、
可以處理得到的事情一直被耽擱。
就這麼簡單。
你可以說我多事,
你也可以說我越界,
但如果自己的工作都不做好,
又憑什麼來對其他人做出評斷?
庸庸碌碌。
我想是該靜下來好好想想了。。。
「我们真的对你很失望」
今天的故事从这里开始。。。(后来改口「我真的对你很失望」)
这么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,正吃着早餐的我,忽遭五雷轰顶之势袭击。
我才发现,原来我做了这么多都是一场空。
这座空荡荡的城堡,从一间一间没有网路、没有电脑室、没有电话、没有插座的城堡,
到现在大家都安居乐业,各司其职(虽然有点无奈大家都各司很多职)
偏偏!偏偏!就是有些人看不见大家的努力。
我想这里也不再是我以前认识的地方了。
人事已非,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眷恋了。
从还没搬进这座城堡,到现在城堡住着上千个人,
你们到底看见我们在这期间因为你们的不专业受了多少苦吗?
你们到底知道我们其实可以不用这么卖命吗?
你们到底了解你们给的薪水其实只是我们工作量的十分之一吗?
你们不懂。如果懂你们就不会这么的不谅解。
在这一座大城堡里,
住着很多人。
有些背上扛着一整个家还是劳碌奔波;
有些家庭事业两头跑还不遗余力;
有些大老远千里迢迢来这里离乡背井。
偏偏!偏偏!就是有些人以为自己付出了很多,
然后就要每个人都看见,然后就要每个人都赞扬,
然后就要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贡献抛一旁为他鼓掌。
「我们真的对你很失望」
我相信这句话只是一个人的感想。我也选择只相信这是某一个人自己的感想。
那个人无知、幼稚、就好像做了一点好事就要爸爸妈妈拍拍头说「好乖」。
要比功劳吗?
你拿什么来比?嘴巴?
Who you think you are?
纷纷扰扰,
我其实还是不明白大人的世界。
我不知道【笨珍培群独中】对你们来说是什么。
对我来说,她是我的母校。
这位她,是我的第二个家,
学生时期是这样,现在也一样。
很多柔南一带社会人士
对这间华文学校都有莫名的期许,
但。。。在你们的期许下,
你们付出了什么?
捐了钱,所以就要看到些什么?
捐了钱,所以你就是老板,你就要看到成果?
捐了钱,所以这就是你们财产的一部分?
捐了钱,所以可以有资格对学校指指点点?
钱。
她须要哺育很多人成人。
她须要培养很多人成才。
她缺的,不是钱。
她缺的是爱,是关怀。
我每天倾听她诉说她的故事,
她有时候笑得眉开眼笑;
她有时候哭得锥心泣血。
她总是说,
子女能回来是很令人开心的事,
但她能给的不多,
她希望子女能够赚大钱,
过上好日子。
我对她说,
赚大钱就能过好日子吗?
很多人腰缠万贯,然后呢?
道义放两旁,利字摆中间,
这样算过好日子吗?
平凡点,不是很好吗?
她笑而不语。
我知道其实她心里
还是期待着子女回到身边。
一年一年,她送走了一批一批的子女。
她每天都在等着子女回家看她。
一天一天的期待,一天一天的失落。
回来的子女零零落落。
她生病时,最希望看到的不是医生,
而是子女齐聚一堂、甚至子孙。
她说:
「我的期待,慢慢变成无奈,
但他们始终不明白。
我要的是陪伴,而不是两百块,
比你给的还简单。」
「我回来了。」
我回来的半年里,
我试图找回过往。
但是其实很模糊。很模糊。。。
我试图重塑过往,
但是其实很难。很难。。。
对于那些指指点点,
什么都不做的人,
我送你一句话:
「我不敢说我为学校做了什么,
但我能说,我至少为学校做了些什么。」
不要让我看不起你。
我的文字不美。不足以感动人。
因为我是媒体人。现实的媒体人。
我不是大文学家,我不是大作家。
本不应写出这么感性的文字。
感动人的本就不应该是文字,而是故事。
在人生不同的阶段,
出现过不同的人、事、物。
在这些阶段中,我遇到过很多让我转折的契机。
在上学的阶段中,更让我遇到不少转折点。
在小学时,我遇到总是对我赞许有加的老师,让我倍感信心。
在中学时,我遇到不放弃我的老师,让我学会,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。
在中学时,我遇到对我不断提拔的老师,让我有很多机会学习更多东西。
在大学时,我遇到对我能力欣赏的老师,让我有共同提升、一起进步的机会。
我很庆幸每当我冲太快时,身边总会有人替我刹车,
让我不至翻车。
白羊的倔强让我碰了不少壁,但我很感谢这些壁,它让我成长,让我学会很多,
让我觉得我什么都不是,
然后再置之死地而后生。
借九把刀的名言:“所有事情会发生,必定有其存在的意义。”
你既然不能阻挡它发生,那就面对它,解决它,放下它。
其實一直以來,我都不知道,如果生存著,只為了生活而用時間換錢,然後因為工作造成生活乏味,再用錢去買時間。。。這樣到底意義何在?尤其是工作是為了替別人賺更多錢為前提。
所以我一直都想把工作融於生活,把生活融入工作。
之前一整年其實有點趨向這樣的生活了,但因為身邊的人都不了解這樣的工作形態,而對他們來說,這樣的生活是游手好閒。其實freelancer只是收入不穩定,有工作才有收入,但若有工作的情況下,是整比進賬,這和一般社會上的“用上班時間換取固定薪資”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模式,因此很多人無法理解,甚至無法接受這模式。
而為什麼我會一直沒錢呢?其實是我個人因素。期間我其實接了不少project,但因為砸了不少在某計劃中,此計劃目前失敗了好幾次,也耗了我不少資金,但也累積了很多很多經驗值。至於計劃的內容是高度商業機密,反正說了也沒幾個人會懂,且會有被剽竊的擔憂。
其實現在的工作也算ok,我是倔強派的,要我心甘情願為某公司賺錢,辦不到。所以才會選擇回到中學,一方面替學校助跑,一方面我也能有比較多的下班後的時間致力於上述計劃,且目前工作範疇大部分和我的目標有相當的經驗值累積,雙方得益。
有蠻多想法其實以我自己的力量其實很難完成,而且整個概念其實都不穩定,所以只能龜速前行;再加上硬體和軟體上的不足,更怠慢了整個進展,其實蠻無奈的。要是在台灣的時候能夠有這些想法,進展應該會更快,因為台灣目前的硬體和軟體,再加上一些共享資源的輔助,才有辦法有效率完整化整個概念的架構。不過怨天尤人也不會有什麼幫助,還不如把心思全心投入。
其實有時覺得自己跑太快了,往回看的時候,發現身邊的人都不太跟得上。
棲上了直頭,卻成為獵人的目標。飛上了青天,才發現自己從此無依無靠。
有時候,很莫名地,遇到看不慣的事,就整個人變很尖銳。其實一直都在告訴自己,凡事莫理,眾地莫企。但尷尬的是,白羊個性就是愛看不順眼。
我發現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。你感覺到對方怎麼對你,其實是因為你怎麽对别人。有時候是凸面鏡,會把成像放大,所以會傷了別人。有時候是凹面鏡,會把成像縮小,所以會傷了自己。
why so serious?
總愛用開玩笑化解尷尬,但當對方對自己的玩笑認真的時候,就是會倔強地不去化解,然後開始生悶氣,氣對方為什麼要把玩笑當真。
所以我想,是時候把自己封印起來了。讓自己好好想想,未來的路要怎麼前進。
TMD你ubah個屁! 被警察抓只會想塞錢
TMD你ubah個屁! 手中垃圾還是隨地亂丟
TMD你ubah個屁! 見弱勢需要幫助視而不見
TMD你ubah個屁! 自己違反規則還用塞錢解決
TMD你ubah個屁! 毒害工廠在你身邊你視而不見
TMD你ubah個屁! 網路謠言你一概接受不自己查證
TMD你ubah個屁! 服務業態度惡劣你還是敢怒不敢言
TMD你ubah個屁!
TMD你ubah個屁!
TMD你反貪污個屁!
TMD你反不公個屁!
Ubah自己的思想吧!
學習如何做一個公民,
學習如何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公民。
改變,從自己做起。
*TMD只是一種態度,與“幹”同理。
在昨晚的电视新闻中,有人微笑着说:“你把检验不合格的厂商都揭露了,叫这些生意人怎么吃饭?”我觉得恶心,觉得愤怒。但我生气的对象倒不是这位人士,而是台湾一千八百万懦弱自私的中国人。
我所不能了解的是:中国人,你为什么不生气?
包德甫的《苦海余生》英文原本中有一段他在台湾的经验:他看见一辆车子把小孩撞伤了,一脸的血。过路的人很多。却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受伤的小孩,或谴责肇事的人。我在美国读到这一段。曾经很肯定地跟朋友说:不可能!中国人以人情味自许,这种情况简直不可能!
回国一年了,我睁大眼睛,发觉包德甫所描述的不只可能,根本就是每天发生、随地可见的生活常态。在台湾,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蝉螂,而是“坏人”,因为中国人怕事、自私,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,他宁可闭着眼假寐。
我看见摊贩占据着你家的骑楼,在那儿烧火洗锅,使走廊垢上一层厚厚的油污,腐臭的菜叶塞在墙角。半夜里,吃客喝酒猜拳作乐,吵得鸡犬不宁。
你为什么不生气?你为什么不跟他说“滚蛋”?哎呀!不敢呀!这些摊贩都是流氓,会动刀子的。
那么为什么不找警察呢?警察跟摊贩相熟,报了也没有用;到时候若曝了光,那才真惹祸上门了。
所以呢?所以忍呀!反正中国人讲忍耐!你耸耸肩、摇摇头!
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,人是有权利生气的。受折磨的你首先应该双手叉腰,很愤怒地对摊贩说:“请你滚蛋!”他们不走,就请警察来。若发觉警察与小贩有 勾结——那更严重。这一团怒火应该往上烧,烧到警察肃清纪律为止,烧到摊贩离开你家为止。可是你什么都不做;畏缩地把门窗关上,耸耸肩、摇摇头!
我看见成百的人到淡水河畔去欣赏落日、去钓鱼。我也看见淡水河畔的住家整笼整笼地把恶臭的垃圾往河里倒;厕所的排泄管直接通到河底。河水一涨,污秽气直逼到呼吸里来。
爱河的人,你又为什么不生气?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对那个丢汽水瓶的少年郎大声说:“你敢丢我就把你也丢进去?”你静静坐在那儿钓鱼(那已经布满癌细胞的 鱼),想着今晚的鱼场,假装没看见那个几百年都化解不了的汽水瓶。你为什么不丢掉鱼竿,站起来,告诉他你很生气?我看见计程车穿来插去,最后停在右转线 上,却没有右转的意思。一整列想右转的车子就停滞下来,造成大阻塞。你坐在方向盘前,叹口气,觉得无奈。
你为什么不生气?哦!跟计程车可理论不得!报上说,司机都带着扁钻的。
问题不在于他带不带扁钻。问题在于你们这廿个受他阻碍的人没有种推开车门,很果断地让他知道你们不齿他的行为,你们很愤怒!
经过郊 区,我闻到刺鼻的化学品燃烧的味道。走近海滩,看见工厂的废料大股大股地流进海里,把海水染成一种奇异的颜色。湾里的小商人焚烧电缆,使湾里生出许多缺少 脑子的婴儿。我们的下一代——眼睛明亮、嗓音稚嫩、脸颊透红的下一代,将在化学废料中学游泳,他们的血管里将流着我们连名字都说不出来的毒素——你又为什 么不生气呢?难道一定要等到你自己的手臂也温柔地捧着一个无脑婴儿,你再无言地对天哭泣?西方人来台湾观光,他们的旅行社频频叮咛:绝对不能吃摊子上的东 西,最好也少上餐厅;饮料最好喝瓶装的,但台湾本地出产的也别喝,他们的饮料不保险??这是美丽宝岛的名誉;但是名誉还真是其次;最重要的是我们 自己的健康、我们下一代的傻康。一百位交大的学生食物中毒——这真的只是一场笑话吗?中国人的命这么不值钱吗?好不容易总算有几个人生起气来,组织了一个 消费者团体。现在却又有“占着茅坑不拉屎”的卫生署、为不知道什么人做说客的立法委员要扼杀这个还没做几桩事的组织。
你怎么能够不生气呢?你怎么还有良心躲在角落里做“沉默的大多数”?你以为你是好人,但是就因为你不生气、你忍耐、你退让,所以摊贩把你的家搞得像个破落 大杂院,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乌烟瘴气,所以淡水河是条烂肠子;就是因为你不讲话、不骂人、不表示意见,所以你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、喝着、呼吸着化学毒素, 你还在梦想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:你忘了,几年前在南部有许多孕妇,怀胎九月中,她们也闭着眼梦想孩子长大的那一天。却没想到吃了滴滴纯净的沙拉油,孩子生 下来是瞎的、黑的!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。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;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,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;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学生,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。 你今天不生气,不站出来说话,明天你——还有我、还有你我的下一代。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、受害人!如果你有种、有良心,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—仆立法委 员、告诉卫生署、告诉环保局:你受够了,你很生气!你一定要很大声地说。
原载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《中国时报?人间》?
回应与挑战?
中国人当然不生气
罗肇锦
一个人的人格成长,受家庭影响最大,而家庭的观念又被社会上的风习和制度所支配。这里仅从家庭与个人这个关系面来看中国人
为什么“不生气”。
中国人常说“自己”叫“自家”,研究中国社会的学者也认为中国是一个以“家”为中心的家族社会,所以家族的观念左右着个人的行为,家族长辈根深蒂固的想法 自然成了个人立身行事的不二目标。如此一代传一代。反复实施,才造就今天这种“不会生气”的性格。这种性格相袭传衍太久远了,所以平日立身行事只知道遵行 而毫无自觉,只知接受而没有是非,只懂得“照着做”却说不出“为何做”的道理。当然对他所做所为更无所谓生气或不生气了。所以中国人是“不会生气”的民 族。譬如:家里希望我努力读书,将来赚钱,光耀门楣,是为我好,我为什么要生气?家里告诉我出外坏人多,不可轻易相信别人的话,是担心我上当;我为什么要 生气!
家里叮吟我不可随便救助陌生人,免得惹祸上身,是怕我吃亏,我为什么要生气?家里教导我不可乱说话,“小孩子有耳无嘴”才不会得罪人家,更是替我设想,我更不会因此生气。
說真的
有時候真的不是不想解釋
而是。。。
解釋到最後
你到底聽懂多少?
很多事情不是三言兩語能夠道盡
難道要從出生開始說嗎?
這幾天一直有一種莫名的無力感。
感覺有一股無法言喻的壓力,我想還是和大家捕風捉影脫不了關係。我已經無法繼續那麼灑脫,或許是因為我在意這一些很小的細節,這些小細節,一直不停回放,無線地回放。 每天都達不到8小時的基本睡眠。明明強迫自己要早睡,但還是無法睡下去,感覺好多事情未完成,一直吊在半空中的fu。很壓抑,很鬱卒。儘管身體其實一直發出警訊,告訴大腦說要休息,但就是無法好好地休息。就算好不容易睡下去,隔天醒來還是會覺得好累,因為不停不停地做夢,而且這些夢都很不識趣地延續這著醒著時的點滴,而且進行的得比現實來得更殘酷,因為是夢境嘛,不用負任何的責任,只有做夢的人自己默默承受這著這份殘缺。
好不容易挨到大學畢業,總算是到達了生存在這個白癡社會最基本的生存條件,怎麼說都要放自己一個假吧?但閒言碎語就會開始出現。當然還是會有一些真正出自於關心的問候,但其中是一些冷嘲熱諷般的「評斷」,真的讓人無福消受。到最後搞到自己好像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人。我有時候真的想說,我只是還沒爆發,誰的未來會更光鮮還是個未知數呢!
反正啊,就當作這是一篇發洩文,看過就算了吧,如果有關心過我的,我當然會感激涕零。如果有試圖罵醒我的,我也很感恩,都會銘記在心,不過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麼,所以別擔心,i will be responsible to myself。至於冷嘲熱諷的嘛我也會深深烙印在心裡。未來見真章吧!
人,或輕於鴻毛,或重於泰山。
現代人真的很無奈。
當還小的時候,什麽都不用做,等大人打點一切,因為涉世未深,什麽決定都會被認為是不成熟、沒有被“經歷”鍛煉過的,所以很多想做而不能做的事。
長大了一些,就因為社會的病態,被迫和大家一起上小學、中學、大學、碩士、博士。好不容易念完書,出社會才剛開始起頭,卻發現薪水真的和生活完全不能平衡,沒有錢什麽都不能做。
工作了幾年,開始成家立業,買屋子買車子只是爲了工作需要,再來就要計劃生孩子養孩子,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家庭,或許剛好夠用不會太負擔,但也沒有多餘的來享福。
再過了幾十年,好不容易有穩定的收入,能夠讓大家開始享福不受苦,卻發現沒有時間享受。放不下辛苦打拼了幾十年的工作,錢向上累計,生活素質向下遞減。
又過了十幾載,開始放下工作,錢也有了,時間也有了,卻已經沒有健康,沒有體力。看著那麼多的錢,那麼多的時間,卻無能為力,因為走不動,跑不動,想上山不能上,想下海不能下。
再過多幾年,可能連走路都無法了。癡癡地看著四面牆,看著一直不斷播送的電視銀幕,卻不知道再演著什麽。
這個社會是人創造出來的,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夠逃脫出來。
這世上,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。
人來,人往;
就好像用手抓著一把沙子,
越用力抓著,想要挽留,
留在手中的就越少。
到最後只能默默面向風,
看著手上留下的印痕,
緬懷曾經一起度過的一切,
一切曾經不那麼珍惜,
到失去才拼命緬懷。
人來,人往;
總有一些人靜靜地離去,
縱使你多麼地想挽留,
縱使你用多大的力氣,
該來的、該去的,總是會發生。
好走。
今天我覺得我【非寫不可】,我要鄭重地向大家推薦諾基亞Nokia的手機。
真的,這是有史以來我覺得最耐用的品牌!
怎麼說呢?
應該是基於【大頭蝦】本能吧,還有一些很不好的習慣。坐車時我都習慣把包包放在大腿上,然後手上有時候會拿出電話、錢包等東西,聊天后就忘了,直接擺在包包的上面。然後呢~就會發生杯具。。。就是我下車時忘了東西還在包包上,下車時就直接拉了包包下車。。。
嗯。眼尖的觀眾應該就看出問題了吧!沒錯!放在包包上面的東西就會順便掉在車門下。然後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,看我什麼時候回去認領。
第一次杯具,我還記得是在吉隆坡,坐朋友的車子。當時我下車幫忙加汽油,因為通常我坐前座就會順便下去幫忙加一下汽油。當時是半夜不知道幾點,就這樣錢包就靜靜地滑到加油站的地上。呵!因為旁邊是highway,所以想當然爾,繞了一大大大大大圈才繞回去。幸好錢包還乖乖躺著(順便一提:現在還用著同樣的錢包呢~)。
回想最近一次,也是在KL的加油站。因為堂姐的朋友忘了拿東西,我開車的另一個堂姐就約好和他們在加油站見面。因為開車堂姐要順便添油,可是車子不是她的,我就下車幫忙看看車子的加油箱蓋子是在我這個側邊或另一邊。哈~就這樣我的nokia5800也靜悄悄地滑下去了,添完油車子走了一下才發現電話又順便下車了。。。繞了一大圈回來,電話還躺在大馬路上等我回去接他。不過看得出有被車子碾過的痕跡。很奇跡,除了一些皮外傷以外,內容操作完全正常。
話說剛剛從朋友家回來後,突然發現不對勁,果然,電話不見了。經過多番回想,在我從一個朋友家出來后,我娘還有打電話給我,然後我們還去了2個朋友的家。我初步推測,只有後面2個朋友家門口有可能。二話不說,三更半夜,我騎著我的摩托出去其中一個比較靠近的朋友家門口,但是找不到任何蹤跡。
後來想了一想,我還是直接沖去另一個朋友家(雖然比較遠但是還是豁出去了),然後鬼鬼祟祟(?)地到了那裡,找了一下竟然讓我找到了。嗯,當時第一眼看下去,車胎的印,他又再一次經歷車子碾過。操作了一下,完全正常。【天啊,如果掉下去的是某水果牌子的可能會剩玻璃碎片吧?】
事到如今,我只好很愛很愛我的5800。我真的很愛很愛他。
之前本來還想說要換電話的時候,趁他還有價錢可以把他賣掉,可是在之前有一次,我在台北,半夜12點,捷運公車都關掉了,我偏偏下錯站。。。多虧了他(內建GPS),讓我順利步行到了我要去的敦南誠品。從那時候開始,我就對他完全改觀。(詳見一夜台北)
真的,人生難得機會遇到好手機~
不是我愛嘴炮。
大家都經歷過這段日子吧?剛出社會還沒找到工作
然後一直被煩一直被煩一直煩說“找到工沒?”
靠那麼容易的話失業率不會那麼高好不好
然而大家明明都經歷過這段日子
明明知道這段日子最不想被問的就是這問題
可是偏偏又愛問。
誒!够了哦。問候要適可而止,okay?
不是我不領情,
而是大家的問候已經overwhelming地帶給我很多負能量
Do you know it?
Down Down n Down.
畢業後回家一個月
很煩。在我沒提起關於工作的任何事情前,
謝絕任何關心。
您的合作將帶來很大的幫助。
除非有解決方法要給我,
不然請不要再問。
有進展我會自己發佈,okay?
我好傷心。因為我的黑色幽默每次都被別人很認真地看待,然後我又很不爽別人不懂幽默,然後就會很認真地回覆。吼,就這樣,每次我的黑色幽默就這樣變成一個很奇怪、很嚴肅的課題這樣。各位鄉親父老們,世界上有很多東西,真的不用那麼認真的,幽默幽默也是這樣過一天嘛。。。
好啦其實今天你的內容不是要討論我的黑色幽默。
說真的,從台灣回來也只不過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,感覺好像過了1年。生活似乎有什麽在改變著,但我以為會在我下飛機的那一瞬間,全部咻一下就改變,不過似乎沒有那麼神話。然而,我想我很快就會適應回馬來西亞了吧。
在台灣待了2年的時間,生活形態默默地改變了不少。可能是因為我住在方便的台北吧?
第一個應該是公共交通吧。
走出去就有捷運、公車、小黃等著載我,滴滴2聲上了車什麽都不用理,到站了,按下車鈴,下車。抵達。回頭看一下,如果我沒有摩托車,我真的可以一整天都賴在家裡不出門,最多就走路到我家隔壁的百貨公司去吹吹冷氣。昨天摩托爆胎,今天我要出門的時候,整個感覺自己就是殘廢,因為沒有車,沒有bus,沒有mrt,taxi貴死人而且“老蔻蔻”(雖然是馬賽地)。
第二就是便利店。
馬來西亞的叫做24小時雜貨店。一點都不便利。我在台灣看到的便利店,它是影印店、是飲料店、是餐廳、是售票處、是雜貨店、是玩具鋪、是提款機、是冰店、是水電網路電話的繳費櫃檯、是快遞。當然不止這些。很多人說,便利店是財團剝削蝦米蝦米蝦米我永遠搞不懂是蝦米被剝削。但是不能否定它存在對生活造成多大的便利性。
第三應該是回收和垃圾。
強制售賣垃圾袋控制垃圾量,這個政府很聰明,完全抓住了歐巴桑們的“節儉”(俗稱“小氣”),只要垃圾袋要收錢,他們一定會努力把能洗的東西洗起來拿去回收,把不用用到專用垃圾袋的廚余,每天每天很努力地拿去倒。So,很明顯我是吝嗇鬼,我2年來都努力把可以回收的各種東西都洗乾淨拿去回收,因為這樣除了省垃圾袋,也省了每天丟垃圾的工作(不洗丟垃圾筒很快就會生蟲,洗起來的東西可以擺2個月都沒事)。回到馬來西亞,真的,什麽都是浪費。我們喝完飲料就“咚”一聲丟進垃圾桶,吃完KFc盒子折折折也是丟進垃圾桶,有時候真的會不想丟而把一些東西洗起來,可是回收的東西要送到哪裡去呢?然後就會又統統丟到垃圾桶。我們真的很欠缺回收的終端。非常欠缺!
第四是夜市吧。
雖然後期我還蠻不喜歡去夜市的,但夜市的食物真的很誘人。。。不過真的很不健康就是了。說到吃的東西嘛,其實吃了2年的台灣食物,真的還是感覺馬來西亞不愧是多元文化的彙集地。我們有馬來食物(椰漿飯)、印度食物(印度煎餅、咖喱)、娘惹食物(糕點)、華人(雜菜飯--我一開始覺得很想笑,因為台灣吧雜菜飯叫做“自助餐”,但我們的自助餐是“buffet”)、香港食物(豬腸粉、點心)、台灣食物(珍珠奶茶--早在10年前就已經出現而且風行)。。。當然不止這些,只是一時我也想不起更多了。
第五是網路
網速是讓很多“海龜”。。呃,是海歸(海外歸來的人)們最不習慣的吧。對於我來說其實還好,或許我沒有很嚴重的看戲慾望,所以相對對網路的依賴只在於網遊、網頁運行速度。說真的,網路頻寬至少有70%是被影音檔案佔據的,網遊使用的頻寬最多也就25%吧(更新時例外)。當別人在努力讓網速沖上巔峰的時候,馬來西亞卻還在盡力限制網路的使用,其實馬來西亞這10~20年來發展不起來的其中一個主因,就是因為網路不發達,但這要討論起來又是長篇大論,有時間再和大家分享我的見解。
其實還有很多很多,但基於本人非常之懶惰,所以算了咩~就這樣吧~其他的憑空想像嘿~
好兄弟的門打開了,最近不宜晚睡(雖然已經很晚),所以就醬。
最近在寫一篇,篇名叫“颱風眼”。颱風眼看什麽呢?看看我到過台灣這兩年對我的生命造成什麽衝擊,什麽影響,也讓我對世界有了不同的詮釋。
好像蠻久沒有寫一整段完整的文字了,因為之前的思維都是零散的,無法連接的。回到家鄉,才能真正靜下來把自己的思緒整理。但是,我還沒找到一個能讓我待一個下午的咖啡館,因為這裡不是台灣,沒有這樣的素養氛圍。
從前從前,在我還小的時候,我想到台灣去念書,大人們總是鄙夷地看著我,然後眼神懷疑地問我爲什麽不去中國。我都沒回應,因為我不知道要怎麼回應。台灣對我來說,比中國好太多了。我害怕中國的黑心食品;我害怕中國的過度文明造成的自私;我害怕中國的共產民主;我更害怕的是,中國那麼大,我看不到自己。可是我都不做正面回應,一次都沒有;或許是我感覺到,大人其實沒有真的很想知道。或許是我感覺到,他們只是很單純地覺得去中國總比去台灣有前途,他們或許自己都不知道爲什麽。
大人嘛,總有自己一套想法,希望小孩能夠跟著去實踐。我很任性。我也很怯懦。那是從前的我。
當我感覺到別人的質疑時,我就會任性地轉向另一個極端去,然後走錯以後才來埋怨說,“你看吧,你叫我不要這樣,害我現在變那樣。”其實就只是不想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,反正不走自己的路,走錯了推給別人就是了。直到我發現不太對,我再埋怨,人生還是自己的。所以我決定什麽都聽進去,但自己做決定。
漸漸發現,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的人生,不容許走錯任何一步,因為別人也有別人的人生。漸漸的你會不想過度打擾別人的生活,然後就漸漸地孤立。偶爾上岸,回頭看看那泛起漣漪的湖面,就好像海海人生,你之前不努力撐船,根本無法靠岸。靠岸了,這裡又是海海人生,能往哪個地方倚靠,然後稍微深呼吸?或許能找到一棵很大的大樹,靠著大樹的樹幹呼嚕呼嚕打個盹,睡醒又繼續海海人生。
嗯,沒錯,就是這樣啊。
近朋友問我,你的部落格是在寫給誰看哦(不要懷疑,我就是那麼多朋友,我也不懂哪裡蹦出來,而且總愛問我一些怪問題)。
我說,觀眾不重要吧。
他說,那寫來幹嘛,又沒人看,哪來的衝勁。
我說,你們現代人真的很想紅哦,爲什麽那麼需要別人肯定?
他說,啊不然寫爽哦?就是要讓人看到然後嚇嚇叫這樣才酷。
我說,那你去看九把刀不要來看我的。
反正每天都過得莫名其妙。
其實現在我沒有真的很彷徨,
也沒有真的很無助。
或許是我還沒回去面對到任何的一些些。
其實我有點期待,
我的新生活又要展開了。
中學過後進大學,
原本以為那是一段新的路程,
走得有點坎坷,
其實沒有得到我想像中的新生活。
就要開始闖江湖了,
錢是不是會夠養活自己?
壓力會不會打倒自己?
新的挑戰是不是會讓自己卻步?
其實我真的都沒想。
漸漸地,我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很單純。
單純到只有錢在操控一切。
當你把錢排除之後,
剩下的只有空殼和一直在掙扎的人類。
掙扎什麽?掙扎著讓錢淹沒自己,
然後自以為是地笑傲江湖,
然後塵歸塵,土歸土,
一分錢也沒帶走。
就像一分錢也沒帶來這世上一樣。